“皮下之魂” - 沈绍麒个人专访
访谈
尽管热爱看电影,但始终他还是把电影当成一个兴趣看待,直到有一次在吉隆坡戏院里看了蔡明亮导演的几部重要作品,他对电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当年那场由马来西亚电影俱乐部举办的蔡明亮电影放映会,在马来西亚八打灵一间传统的大戏院举行,蔡明亮的几部电影如《河流》、《青少年哪吒》和《爱情万岁》投影在若大的银幕上,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谈起这空前绝后的放映会,从他口中说出来的那些震撼的时刻仿佛历历在目。
“马来西亚向来对于电影的尺度非常保守,第一次在大戏院里看到电影中性爱情节,叫当时的我如坐针毡。真的害怕突然会有警察冲进戏院把所有的观众抓回去。就是有一种非法聚会的感觉,电影触碰了一些我们一直认为是社会禁忌的议题。但看完电影后,那种震撼力一直延烧至回家的路上,我在巴士上一直回味着蔡明亮的电影情节,几乎忘了下车。当时,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发现原来电影也可以拍得那么私密及个人,但却也可以直击观众内心最深处。”
这场放映会改变了沈绍麒,令他决定到台湾修读电影系。
蔡明亮导演的电影开启了沈绍麒对于电影另一种诠释方式,然而香港导演王家卫和台湾导演候孝贤的电影作品同样也成了他最早期的电影启蒙。
“王家卫的非一般的叙述模式让我见识到港产片中非主流,而第一次看侯孝贤导演的《童年往事》是在电视上,尽管那时只是纯粹的观影,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那些有距离感的镜头看起来就是那么美好,直到后来读了一些电影书籍,才知道这些都是一些电影中特有的视觉表达方式。从此,我对这些非主流电影特别感兴趣了。” 也因为是候孝贤导演的关系,沈绍麒选择了到台湾艺术大学修读电影系 。
当纯粹的个人兴趣变成一门学科,甚至是日后的专业,那绝对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体验。“我到台湾修读电影系以后,更确定了这是我喜欢做的事,也是我要投身的一个行业。”
喜欢电影和制作电影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他从单纯的影迷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电影学生,把电影看得更深入,并研究每一位导演的创作过程,丰富自己的观影经验,并将这些心得运用于自己的短片中。
“我开始认真地规划自己电影创作生涯,并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制作一些短片。修读电影系后,与之前纯粹当一位观众的最大分别是,我可以去开始制作电影。”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