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电影节
影视
我之前热爱电影,甚至逢国际电影展必到,以前在各地场合办的影展至少都会去看看,无论付费与否。
我的英文名字:Sven,就是那时在大约2000年的一场瑞典电影节,在Jalan Duta曲球场附近一间忘了是大使馆还是什么建筑内举办,播放了瑞典电影大师Ingmar Bergman和瑞典著名女星Ingrid Bergman的一些电影时,我去看了,又刚好看到场内播放着Ingmar Bergman的1983年奥斯卡得奖外语电影《Fanny and Alexander》的Making Of,导演在拍片一直呼唤着不懂是演员Sven-Erik Jacobsson还是他的御用摄影师的名字:Sven Nykvist,我就借用了这个名字作为我的英文名一直到现在。
那年的猛片我也忘记了,好像也有这位导演最负名声的《第七封印》和《Anastasia》(由Ingrid Bergman主演,1956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除了这个电影展我印象比较深刻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以前马来西亚电影协会主办的蔡明亮电影展,是在PJ State办的一场私人播映会。蔡明亮导演和演员都到场,那时一刀未剪地播放了《青少年那吒》、《河流》、《爱情万岁》等几部猛片。上次在和沈绍麒导演的访谈中,得知他也深深被这场为人津津乐道的电影播放会影响着后来去修读电影的决定。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国际影展变成了由院线播放,选片变得保守。一些限制级的电影又要播但却不能预先剪掉禁播不分。院线又不想冒险遭投诉,只好施行卡片黑影即场剪片的方式,过滤掉所谓的不良镜头。
看过了几次这种没有诚意,而且二轮播放方式(因为有些电影是之前国际影院播放过,或者即将延伸商业播放的)的影展以后,我自我宣布马来西亚的电影节已经灭亡!(都还没有批评播放时间、宣传不足、资料及播放时出错的种种问题)
所以,很多很多朋友不明白我为什么后来对所有与院线合作的电影节都拒绝于大门外,甚至看都不看一眼,也许这个就是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写这篇,是因为听说刚刚落幕的马来西亚国际某个电影节好像也重蹈覆辙,草草收场。
我听说而已,听说而已,听说而已。如果,要知道参与者的感想,我想这个会比较接近:本地电视节目的情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