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宅日誌:调整生活的高低度。
日记
1)我重新调整了桌子的高度。因为高凳坐得不太舒服,而普通的餐桌椅子则太矮,我必须抬着我的双手打字,所以我调低了桌子的高度。调低桌子的后果是,我必须把桌子推至跟靠墙的距离,避免我睡觉的时候在桌子下面的脚弯起来的时候撞到膝盖。这样一来,靠墙的部分就只剩下一个人站立时的宽度,不能放餐椅。我用一张钢琴椅(我家有,应该是大嫂以前带回来的那座电子琴的练琴椅,电子琴已经坏了,然而练琴椅也没多大用途了)放进靠墙那侧,可盘腿,高度比一般餐椅高,所以挺直腰的话,工作时人工学体位应该刚好。餐椅我放在桌子的旁边,因为有靠背,如果我想比较舒服的坐着办公时我就可以坐在旁边的餐椅上工作。在床边这侧我放了一张小长凳,用作托脚或也可以当成座椅。
2)这天其实有一份久违的翻译工作,所以也正好可以测试我长时间抬手工作的适应度,经过大概4-~5小时的测试,我发现桌子调低一点比较舒服。就在深夜进行了调低桌子的工作,一共调低了8cm,然后再调整桌子位置,一切看起来就很完美:一张桌子,有5种用法。1)坐在内侧的练琴椅上(可盘腿)。2)直播时在内侧站立(把练琴椅推进去)。3)坐在桌子旁侧的餐椅上(需抬高一点手臂)。4)坐在托脚的小长凳上(小长凳太矮,不能久坐,就能当hotdesk使用)。5)躺平在床上看iMac的Netflix(比之前的距离更靠近了一些)。
3)理想中这张高桌不应该摆放很多东西,因为房里还有另一张可移动桌子,但暂时还没有把那张桌子清理出来。房里无论如何只能放两张桌子,但因为不能在房里做一些修理工程,所以那张原木的桌子移出房外后应该会是我的“工作枱”(到底我需要多少张桌子?)。除了工作枱以外,我还要恢复一张“缝纫机”枱,专门拿来放缝纫机的。听起来我好像住在一间工坊里头,刚好这间工坊有一间我睡觉的房间。不过我家以前(在我小时候)的确是一间家俬工厂,我父母在我出生以后转行当菜农,家里的家俬工厂就出租给其它老板用。但相比以前的面积,我现在的家是少了1/4的地,因为割让出来造路了。
4)调整了高度以后,工作起来就舒服很多了,当然还有许多地方要慢慢调整。不过,我相信一定会慢慢变好,然后让我可以解决一些还未解决的案子。
5)不过不懂是否因为之前的座位高低或脚部空间不足原因,身体和脚部比较累,一直想休息。完成翻译后,我就倒头大睡去了!

Leave a comment